中醫治療痛症優勢 – Sharing by Dr. Zhou Jie Fang
一個關注痛症的組織作了一項調查發現:九成港人周身痛,平均有3種痛症困擾,五成以上有骨骼肌肉疼痛。
看著這樣的調查結果,我們不禁要問:痛症是不是不治之症?為什如此多的人患有痛症?是醫院、診所不夠嗎?是醫生不足嗎?好像都不是。究其原因,就是痛症診療水準問題。由於診斷欠缺準確性以及治療欠缺有效性,也由於治療痛症的醫療隊伍中,缺少有「中醫疼痛學」專業系統訓練的中醫師參與,導致痛症的不斷累積及重複發生,造成如此高發病率。政府也注意到目前痛症的嚴重性,並計劃籌建的中醫院設立中醫痛症專科。
然而,要提高痛症診療水準,關鍵是培訓一批有「疼痛學」專業知識醫務人員。可惜這一類課程在香港少之又少,從事痛症工作的醫者求學無門,尤其是「中醫疼痛學」,僅HKU SPACE有「中醫學深造文憑(疼痛學)」課程。中醫對痛症的診療有以下特點:
1. 整體觀念為避免診斷上的主觀或偏面,中醫以痛症的中心,全面考慮自然環境、生理變化和心因性對痛症的影響;以局部痛症為中心,全面分析與其相關的周邊因素和全身因素對痛症的影響。
2. 辨證論治辨證,就是以人為本,辨明痛症部位、性貭,有的放矢地作出有效的治療,包括辨表痛證、裏痛證、筋痛證、骨痛證、皮痛證、肉痛證,具體地分為筋傷痛症,骨傷痛症,神經痛症,內臟痛症等。
3. 治本為主,標本兼治中醫治痛盡量避免治標不治本的做法,遵循痛症治本的基本原則,但要因症制宜:急痛治標,慢痛治本,或標本兼治。
4. 因人制宜,一法為主,多管齊下中醫治療痛症有多種方法,基本上無特別副作用,其運用主要是依據療法特點和因人制宜:內服中藥,主治內臟痛症及部分肢體痛症;外用中藥,主治外傷或體表痛症;針灸療法,主治神經痛症、肌肉痛症、深層痛症和奇難痛症;推拿療法,主治多種常見筋、骨、皮、肉和關節痛症;還有火罐療法、正骨療法、練功療法等。
總而言之,幾千年的中醫治痛經驗是很值得我們後人繼承和發揚光大,我們要努力學習和運用這些傳統方法治療痛症,為解除香港人的痛楚而盡一分力。